闪爵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闪爵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50,边吃瓜边科研 > 第702章 上面的关注

第702章 上面的关注

听到李枭所说的这些。

王院长也是有些动容,毕竟这种理论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给他的冲击很大,也是不由道:“李枭同志,还要麻烦你写一份报告,我会报上去。”。

闻言李枭也是点了点头:“明白,王院长,一会我写完交给你。”。

这些东西倒是好些,毕竟理论也好,例子也罢,都在李枭脑海中,不过写完这些,李枭想了想又写了关于之前和众人讲的内容。

也就是关于侦查卫星和同步卫星两者配合之间的应用。

不仅如此,还讲了讲侦察卫星的下一代版本,也就是利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然后在转化为数据传输回地面

那样一来就不再需要胶片返回舱。

等到那个时候才能够做到全天候、全天时、全球监控,无缝、实时、保密通信,进行精准打击,随时定位、武器精准制导精等等!

这些设想李枭都讲了讲。

在李枭把这一份报告交给王院长后,报告很快就被传到了最上面。

还是那一间办公室,办公室中并没有多馀的东西,看着手中的报告,二领导也是皱起了眉。

他知道李枭在一些看法上,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就比如之前对计算机、卫星、导弹几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见解,就很新颖。

并且也很有道理,而随着这些年技术的发展,也已经有了那方面趋势,之前李枭说的那一番话,似乎正在逐步实现。

是肉眼能看得见的。

“钱教授,你看看李枭同志这份对于卫星未来发展的构想,他连东方红二号后续迭代的技术路径都写了,你从专业角度给把把关,觉得可行性怎么样?”,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二领导就把报告交给了桌子对面的人。

钱教授也是很感兴趣的接了过来。

看到上面的内容,钱教授也是不由赞叹道:“李枭同志不只是懂卫星技术,更把卫星和核威慑的联动想透了,对卫星应用的理解很深刻。

他提的‘三位一体’思路,我完全赞同。说到底,核弹从不是为了主动打击,内核是‘存在即制衡,有了这股力量,其他有核国家才不敢轻易对我们动核念头,这才是战略威慑的根本。”。

听到钱教授所说,二领导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钱教授这话,说到了我们心坎上,核弹这东西,“威慑” 二字的分量,远胜打击千万倍,

我们从不搞霸权主义,也绝不会让任何国家用核武器把刀架在咱们脖子上,李枭同志能把 “三位一体” 和卫星技术联动起来想,这份战略眼光难能可贵,本质上就是要守住 “不被核威胁” 的底线,

这底线守不住,咱们无论是搞东方红二号、还是搞工业建设,都象是头顶悬着块石头,哪能安心?只是这路不好走啊!可不容易,

卫星的技术要攻,潜艇技术也要攻课,每一步都得靠咱们自己咬牙拼,但只要方向对,人心齐,我相信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上面怎么想的李枭并不知道,只不过李枭发现,上面对于这边的研究更关心了几分。

时不时就会询问一下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

而在这方面的进展也很快,只过了20多天,在第五院老工程师的带领下,新工程师对于卫星的理解,对于运载火箭的理解,都在快速增长。

在对东方红一号有过详细了解后,众人也是对李枭感到了佩服。

那些办法不是什么人都能想到的,他们自问,如果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很难想象到那种解决办法。

李枭也是根据这些人学的专业,给众人重新分了组。

总共分成了五组,也就做五所,第一所的任务就是负责卫星总体方案设计。

二所研究的则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也就是三轴稳定技术。

三所则是和计算机有关,要开发星载计算机系统,完成指令处理、数据存储及通信协议转换。四所也要研究通信天线系统,包括全向天线和抛物面定向天线,攻克机械消旋技术,确保天线始终对准地球。

五所负责卫星热控系统设计,要研究多层隔热材料和研究温度调节设备。

六所研究的则是太阳能电池阵技术,光电转换效率必须达到10,必须要能为卫星提供14瓦电力,才能算是达到标准。

七所研究的是固体远地点发动机,推力至少要达到490牛,这个发动机,在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点火,然后就能将卫星送入静止轨道。

此外在各方商量过后,由卫星研究院通信专业团队主导,联合第四机部也就是电子工业部,联合开发c波段转发器。

这种转化器对于现在的国内来讲,其实是很难的。

此外第四机部还要开展国产化攻关,创建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中心,对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实施 “五统一” 管理,也就是要做到完全国有化。

要能够实现统一订货、监造、验收、筛选、分配。

毕竟这些技术只靠进口可不成,必须要有自己的产业链。

至于镉镍蓄电池技术,则是交给了811所,也就是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他们要通过优化电极材料和充放电控制策略,让电池达到要求,寿命至少达到5年。

在自己研究的同时,李枭还让国外的同志搞来镉镍蓄电池,以防止国内研究的镉镍蓄电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卫星测控中心,则是接下了主导建设复盖全球测控网的任务,还要进行研发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所谓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就是集测距、测角、遥测、遥控功能于一体,实现对卫星的实时跟踪和姿态调整。

最后就是特种材料的研究,这个则由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进行研究,也就是703所,来研究高温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

为了这些事,几乎三两天就要开技术讨论会,来讲解一些技术,让几个不同所的人进行商讨。

这么一忙碌,就到了11月份,这才把整个研究所的事情全部捋清楚,对于同步卫星的研究,也是进入到了正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