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闪爵小说网 >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 第138章 贾仁义的舆论造势

第138章 贾仁义的舆论造势

孙淼一行人刚离开乙字叁号库房,贾仁义就不知从哪个角落钻了出来。这个精明的商人搓着手,脸上带着惯有的市侩笑容,眼睛里却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大人,刚才那一出可真是精彩。"贾仁义凑到李文渊身边,压低声音,"孙大人那脸色,啧啧,跟吃了苍蝇似的。"

李文渊瞥了他一眼:"少贫嘴。让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

"都安排妥当了。"贾仁义立即正色道,"京城最大的三家茶馆、两家酒楼,都已经打点好了。从明天开始,保证让'李主事十日整理十年档案'的奇闻传遍大街小巷。"

李文渊点点头,对这个效率颇为满意。贾仁义虽然满身铜臭,但在这种事情上确实很有一套。

"记住,"李文渊叮嘱道,"要说得玄乎其玄,但又要留有余地。重点突出那台机器和新方法的神秘,至于具体原理,越模糊越好。"

"大人放心,这个我懂。"贾仁义得意地笑了,"就是要让人听得云里雾里,越想越觉得高深莫测。我已经找了好几个说书先生,给他们编好了本子,保证比《山海经》还精彩。"

李文渊忍不住笑了。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在官场上,他需要张谦的默许;在舆论上,他需要制造足够的神秘感。越是让人看不懂,那些想对他下手的人就越要掂量掂量。

"还有,"李文渊想起什么,"找几个机灵点的小子,在官员常去的几个地方也散播一下消息。特别是"他压低声音,"可以暗示一下,说在整理档案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贾仁义眼睛一亮:"大人的意思是"

"点到为止即可。"李文渊意味深长地说,"让有心人自己去琢磨。"

"明白!"贾仁义会意地点头,"我这就去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里果然开始流传起各种奇闻。

在城南的"一品茶馆",一个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

"只见那李主事站在一台神机面前,手掐法诀,口念真言。但见那神机顿时光芒大作,库房中的万千卷宗无风自动,在空中飞舞盘旋,不多时便各归其位,整齐非常!"

台下的茶客们听得如痴如醉,有人忍不住问道:"老先生,这李主事用的是什么仙法?"

说书先生神秘一笑:"据说是什么'混沌推演'、'信息感知'的西域秘术,玄奥得很呐!连吏部的大人们都看不懂!"

在城东的"状元楼"酒肆,几个官员模样的客人正在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吏部那个新来的李主事,十日就整理完了乙字叁号库房的档案。"

"怎么可能?那库房的档案堆积了十年都不止!"

"千真万确!孙员外郎亲自去查验过,据说用的是一种闻所未闻的新方法,还有什么神奇的机器"

"我还听说,在整理过程中,好像发现了些什么"

"嘘——慎言!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

类似的对话在京城各个角落悄悄进行着。贾仁义雇佣的那些人很懂得把握分寸,既把消息散播出去,又不会说得太明白,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很快,这些传闻就传到了该听到的人耳朵里。

秦府书房内,秦桧正在挥毫泼墨,孙淼垂手站在一旁,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十日整理十年档案"秦桧缓缓放下毛笔,声音平静得可怕,"孙大人,你给本相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孙淼急忙躬身:"相爷明鉴,那李文渊分明是在故弄玄虚!什么混沌推演,什么信息感知,都是无稽之谈!下官以为,他定是用了什么取巧的手段"

"取巧?"秦桧冷笑一声,"就算是取巧,能在十日内整理完乙字叁号库房,这也是本事。现在满京城都在传颂他的'神迹',你待如何?"

孙淼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下官下官已经想办法遏制流言,可是"

"流言?"秦桧打断他,"若是流言也就罢了。可我听说,他在整理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孙淼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相爷,那都是他信口雌黄!乙字叁号库房的档案都是陈年旧档,能有什么问题?"

"是吗?"秦桧走到孙淼面前,目光如刀,"那为什么张谦特意召见你,还说要进一步核验那些'异常档案'?"

"这"孙淼哑口无言。

秦桧冷哼一声,转身看向窗外:"这个李文渊,不简单啊。先用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立威,再用那些档案来威胁我们。现在又利用舆论造势,这是要把我们逼到墙角啊。"

"相爷,那我们该怎么办?"孙淼急切地问,"要不要想办法把他"

"愚蠢!"秦桧猛地转身,"现在动他,不是正好坐实了我们心里有鬼?张谦那边已经起了疑心,这个时候轻举妄动,就是自投罗网!"

孙淼吓得不敢再说话。

秦桧在书房里踱了几步,突然停下:"既然他喜欢玩舆论,那我们就陪他玩玩。你去安排几个人,也在市井中散播消息。就说李文渊用的其实是妖法,那台机器是西域传来的邪器,专门吸人魂魄。"

孙淼眼睛一亮:"相爷高明!下官这就去办!"

"记住,"秦桧叮嘱道,"要做得隐秘,不要让人看出是我们的人。"

"下官明白!"

就在秦桧党羽开始反击的同时,李文渊也在密切关注着舆论的动向。

"大人,"贾仁义匆匆走进库房,"市面上开始出现对咱们不利的传言了。有人说大人用的是妖法,那台机器是邪器。"

李文渊闻言不但不恼,反而笑了:"终于坐不住了?看来我们戳到他们的痛处了。"

"大人,要不要我想办法压一压这些流言?"贾仁义问道。

"不必。"李文渊摆摆手,"让他们传。流言越多,关注这件事的人就越多。到时候,有些人想暗中动手脚就更难了。"

他走到那台还在轰鸣的机器前,若有所思:"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放任。贾仁义,你去找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学者,最好是那种古板守旧的,请他们来'参观'一下这台机器。"

贾仁义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妙啊!这些老学究最反感怪力乱神,若是连他们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些'妖法'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正是此意。"李文渊点头,"记住,要表现得谦逊有礼,就说请他们来指点迷津。至于他们能不能看懂,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

"明白!"贾仁义兴奋地搓着手,"我这就去请人!最好能把太学的几个老博士都请来!"

两天后,乙字叁号库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三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贾仁义的引领下,皱着眉头走进库房。他们都是京城有名的学者,以治学严谨、排斥异端着称。

"李主事,"为首的王老博士板着脸,"听说你这里有一台能自动整理档案的机器?老朽活了七十多年,还从未听说过此等奇事。"

李文渊恭敬行礼:"晚辈不敢欺瞒前辈。这机器确实有些特异之处,但绝非外界传闻的什么妖法邪器。今日请诸位前来,正是想请前辈们指点迷津。"

说着,他示意赛鲁班启动机器。随着闸刀拉下,齿轮开始转动,灯光闪烁,水雾喷涌,整个库房顿时充满了机械的轰鸣声。

三位老博士都被这景象镇住了。他们围着机器转了好几圈,时而凑近观察齿轮的咬合,时而眯着眼看那些闪烁的灯光,时而又伸手感受那些水雾。

"这这是何原理?"一个老博士忍不住问道。

"回前辈,"李文渊一本正经地解释,"这是通过机械传动,模拟信息感知的过程。这些齿轮的转速对应着不同的感知参数,灯光的变化代表着信息的处理状态,水雾则是为了创造适宜的信息传导环境"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那些连自己都不太明白的术语,三位老博士听得云里雾里,但看李文渊说得头头是道,又不像是信口开河。

"荒谬!"王老博士突然喝道,"老朽研读圣贤书数十年,从未听说过什么'信息感知'!"

"前辈息怒。"李文渊不慌不忙地说,"此理论确实源自西域,与中土学问大相径庭。晚辈也是偶然得之,尚在摸索阶段。"

另一个老博士比较务实,他走到一个档案堆前,随手抽出几份档案查看。让他惊讶的是,这些档案确实按照某种规律整理得井井有条。

"这些档案真是那台机器整理的?"他难以置信地问。

"正是。"李文渊点头,"虽然方法新奇,但效果确实显着。乙字叁号库房积压十年的档案,晚辈只用十日就初步整理完毕。"

三位老博士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困惑。他们本能地觉得这套理论荒诞不经,但眼前的事实又让他们无法反驳。

最后,王老博士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既然尚书大人都认可了,老朽也不便多言。只是李主事,奇技淫巧终非正道,还望你好自为之。"

"晚辈谨记前辈教诲。"李文渊恭敬地行礼送客。

送走三位老博士,贾仁义兴奋地凑过来:"大人,这下好了!连这三位老古板都挑不出毛病,看谁还敢说咱们用的是妖法!"

李文渊却没那么乐观:"他们虽然挑不出毛病,但也不会为我们说话。这场舆论战,才刚刚开始。"

果然,随着三位老博士的"无声认可",市面上的流言开始发生变化。虽然仍有人质疑李文渊的方法,但"妖法邪器"的说法渐渐没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更加离奇的猜测,有人说李文渊得了西域异人传授,有人说那台机器是上古遗留的神器。

这些传闻自然也传到了皇宫大内。

御书房内,皇帝正在批阅奏章,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问侍立在旁的太监:"朕近日听说,吏部有个主事,十日就整理完了积压十年的档案?可有此事?"

太监连忙躬身回答:"回陛下,确有此事。那位李主事用的是一种新奇的方法,还有一台会自己整理档案的机器。现在满京城都在议论呢。"

"哦?"皇帝来了兴趣,"十日整理十年档案这倒是有趣。你去打听打听,究竟是怎么回事。"

"奴才遵旨。"

太监退下后,皇帝放下朱笔,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

这个李文渊,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有趣。

而这一切,正是李文渊最想要的结果。当舆论发酵到连皇帝都开始关注时,有些人想要暗中对他下手,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大人,"百晓生匆匆走进库房,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好消息!皇上也听说您的事了,特意派人来打听呢!"

李文渊与贾仁义相视一笑。

这场舆论造势,他们赢了第一局。但李文渊知道,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那些异常档案中的秘密,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而现在,是时候开始下一步的行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