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闪爵小说网 >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 第136章 上交“新型分类法”报告

第136章 上交“新型分类法”报告

孙淼离开后的那个下午,李文渊独自坐在值事房里,面前摊着那份刚刚完成的《基于多维信息感知与混沌逻辑推演的档案快速归类法》报告。窗外的日头西斜,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知道,孙淼这一关只是暂时过了。那份报告和那台唬人的机器,能唬住一时,但绝不可能长久。孙淼回去后,必定会仔细琢磨这套说辞,找其中的破绽。更麻烦的是,这件事很可能会传到更高层,甚至秦桧的耳朵里。

"大人。"百晓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叠纸条,"您要的东西。"

李文渊接过纸条,快速浏览。上面记录着孙淼离开乙字叁号库房后的行踪:先回了自己的值事房,待了约莫半个时辰,然后去了秦府,在偏门停留了一刻钟才出来。

"果然"李文渊将纸条在灯焰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这么快就去报信了。"

"大人,咱们接下来怎么办?"百晓生压低声音,"孙淼这一关虽然过了,但接下来恐怕"

"我知道。"李文渊打断他,"所以我们要主动出击。"

他拿起那份报告,仔细地卷好,用丝带系上。"我要把这份报告,直接呈送给吏部尚书张大人。"

百晓生吃了一惊:"直接呈送尚书?这合适吗?孙大人那边"

"正是因为孙淼已经知道了,我们才要抢先一步。"李文渊解释道,"若是等他先去尚书那里告状,我们就被动了。现在主动呈报,至少能掌握先机。"

他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再说了,这份报告写得如此'精彩',不让尚书大人欣赏一下,岂不是可惜?"

百晓生会意地笑了:"大人高明。那我这就去打听张尚书明日的行程?"

"去吧。"李文渊点头,"记住,要做得自然些。"

次日清晨,李文渊早早来到吏部衙门。他特意换上了一身半新的官服,既不过分张扬,也不显得寒酸。那份报告被他小心地捧在手中,就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根据百晓生昨夜送来的消息,吏部尚书张谦今日上午会在衙门处理公务,午时之前应该都在值房。

李文渊在通往尚书值房的廊下静静等候。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几个路过的官员好奇地打量着他,交头接耳,显然已经听说了昨日在乙字叁号库房发生的事情。

约莫等了半个时辰,尚书值房的门开了,一个书吏打扮的人走出来,对李文渊道:"李主事,尚书大人请您进去。"

李文渊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迈步而入。

吏部尚书张谦是个年约五旬的清瘦老者,此刻正坐在宽大的书案后批阅文书。见李文渊进来,他抬起头,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下官李文渊,参见尚书大人。"李文渊恭敬行礼。

"李主事不必多礼。"张谦放下笔,目光落在李文渊手中的卷轴上,"听说你昨日在乙字叁号库房,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差事?"

李文渊心中一动。消息传得果然快,而且张谦这话中带着明显的试探意味。

"回大人,下官不敢称了不起,只是侥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孙大人交办的差事。"李文渊谦逊地说着,双手呈上报告,"这是下官在整理档案过程中总结的一些心得,特来呈请大人指教。"

张谦接过报告,缓缓展开。起初他的表情还带着几分随意,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皱起,时而困惑,时而惊讶,时而又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分子级信息残留光学特征索引量子级信息纠缠"张谦低声念着报告中的术语,抬头看向李文渊,"李主事,这些名词,本官闻所未闻啊。"

"回大人,这是下官在研究西域古籍时偶然所得。"李文渊面不改色地继续编造,"西域学者认为,万物皆有其独特的信息印记,通过这些印记,可以追溯其流转历程,判断其重要程度。下官觉得此理论或可用于档案整理,故而大胆尝试。"

张谦的目光在报告和李文渊之间来回移动,似乎在判断这番话的真伪。

"那么库房中那台机器,又是怎么回事?"

"那是下官请能工巧匠制作的辅助装置,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模拟不同的信息感知环境,从而实现对档案的快速归类。"李文渊对答如流,"虽然外表看似复杂,实则原理简单,就是通过机械传动模拟信息感知的过程。"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机器的用途,又避免了深入讨论其原理——反正"信息感知"这种玄乎的概念,谁也说不清具体是怎么回事。

张谦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报告上轻轻敲击。值房里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李主事,"张谦终于开口,"你可知道,朝廷办事,最重规矩?你这套理论太过新奇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官明白。"李文渊躬身道,"但下官以为,规矩固然重要,但若能在不违背朝廷法度的前提下,提高办事效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乙字叁号库房的档案积压十年,若按旧法整理,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下官此法,虽显取巧,但确实在十日内完成了初步整理。"

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大人若觉此法不妥,下官愿意立即停止使用,改用传统方法重新整理。只是恐怕要辜负孙大人期望的一个月期限了。"

这话说得巧妙,既表明了态度,又点出了孙淼设定的苛刻期限,暗示自己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

张谦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一个月期限确实紧了些。不过李主事,你这套方法,可有实际成效?我是说,除了把档案整理整齐之外,可还有其他用处?"

李文渊心中一动,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回大人,此法确实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他故意放慢语速,"下官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部分档案存在信息异常。比如有些档案的笔墨新旧不一,有些数字有涂改痕迹,还有些档案的装订方式异于常例。"

他观察着张谦的表情,见对方没有打断,便继续说道:"下官已将这些异常档案单独存放,标注为'待进一步核验'。或许这些发现对部里的某些工作会有所帮助。"

值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张谦的目光变得格外锐利,像是要穿透李文渊的内心。作为一个在官场沉浮数十年的老臣,他太清楚这番话的潜台词了。档案异常往往意味着账目问题、程序违规,甚至更严重的舞弊行为。

"这些异常档案现在何处?"张谦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

"仍在乙字叁号库房,由下官亲自保管。"李文渊回答,"下官以为,在查明真相之前,不宜声张。"

张谦缓缓点头,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圈。他明白了李文渊的来意。这份看似荒唐的报告,实际上是一个试探,一个信号。这个年轻人不是在炫耀什么新奇理论,而是在向他——吏部尚书——示警:档案整理过程中发现了可能涉及部内官员的问题。

而选择用这种迂回的方式汇报,既避免了打草惊蛇,也给自己留了退路。万一这些"异常"最后被证明无关紧要,大可以归咎于"新方法不够成熟"。

高明,实在是高明。张谦不得不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李主事,"张谦终于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你的这份报告,本官会仔细研读。至于你提出的新方法"他沉吟片刻,"暂且继续使用,但要谨慎。那些异常档案,你要妥善保管,没有本官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调阅。"

"下官遵命。"李文渊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好了,你去吧。"张谦挥挥手,"记住,今日之事,不要对外声张。"

"下官明白。"

退出值房,李文渊长舒一口气。午时的阳光有些刺眼,但他却觉得格外温暖。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张谦的态度暧昧,既没有完全认可他的方法,也没有否定他的发现,只是让他继续观察。这典型的官场中庸之道,既不得罪可能存在的幕后黑手,也不放过可能立功的机会。

不过,对李文渊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他得到了尚书的默许,可以继续调查那些异常档案。更重要的是,他在尚书这里挂上了号,孙淼想要动他,就得掂量掂量了。

回到值事房,百晓生已经在等候。

"怎么样?"百晓生急切地问。

"成了。"李文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尚书大人让我们继续,那些异常档案,没有他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调阅。"

百晓生眼睛一亮:"太好了!这么说,我们可以继续"

"嘘——"李文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隔墙有耳。告诉赛鲁班,那台机器可以继续开着,声音越大越好。还有贾仁义,让他想办法在衙门里散布消息,就说尚书大人对我的新方法很感兴趣。"

"这是要"

"虚张声势。"李文渊冷笑道,"既然已经走上了台面,不如把戏做足。越是张扬,有些人就越不敢轻举妄动。"

百晓生会意地点头:"我这就去办。"

看着百晓生离去的背影,李文渊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秦府的方向。

第一回合,他勉强打了个平手。但接下来的较量,只会更加凶险。

那些异常档案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孙淼和秦桧接下来会如何出招?张尚书又会在什么时候表明立场?

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