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闪爵小说网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32章 唐介:“你以后离王安石那个鸟人远点”

第132章 唐介:“你以后离王安石那个鸟人远点”

第132章 唐介:“你以后离王安石那个鸟人远点”

掀屋顶和拆窗户的理论,真的是古今中外,至理名言。

王小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成了掀屋顶的那个了,好象是无意中和王安石唱了一出双簧啊。

至于说这双簧是不是赵项这个官家幕后导演的,还是真的就只是巧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也罢,我虽然比你爹更懂股票,但是眼下的情况,却是连我也看不太懂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倒也不妨做做看,不过我还是有两个建议,你可以转述给你爹。”

“你说你说,我一定转述。”

“其一,要稳妥一些,慢慢来,不要一口气在这么多的城市开始搞,既然已经决定重点突破大城市了,不如索性一个一个的搞,搞成了一个再搞另一个。”

“恩,嗯。”王娟连连点头。

“其二,是一定要重点抓吏治,强制摊派之事,能少些还是要尽量的少一些,而且一定要成立类似于证监会一样的机构,也就是专门针对股份公司的监察部门。

我明白你爹的意思,他是想要让各地官府和朝廷,亦或者是皇家来做大股东的。然而地方官府也好,中央朝廷也罢,终究是需要由人来管理的,如何保证小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呢?

我说得再直接一点,如果地方上的官员和背吏,联合了当地豪右做东,一手坑两家,既坑害朝廷这个最大的股东,甚至是利用了朝廷的资金做庄家监守自盗,存心坑害那些普通富户的钱,又该如何是好呢?”

“你爹是看过我跟官家所说的变法五步走的,眼下,咱们追求的都是第二步,也就是变法必须要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得绩效得民心都是至关重要的,差一处,变法都必将要失败。”

王娟:“你说得是,我爹也说过,吏治乃是决定变法成败的重中之重,就连庆历新政,也一样是亡于吏治,欧阳公在庆历变法失败之后一直坚持科举改革,就是希望通过变革科举来招募合用的变法人才。”

说着,王娟还小心翼翼地瞅了王小仙一眼,道:“你觉得正在组建的台谏三直,能否用于监督和管理公司?”

“你爹的意思么?朝臣能同意么?恐怕十之八九,还是会有很严重的反对和抵制的,台谏三直,阻力很大啊,据我所知朝臣们现在虽然没有明确反对,但是背地里阳奉阴违,乃至于偷偷使绊子的事情绝不会少,据我所知,李宪他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官家现在的压力,应该也会很大。”

所谓的台谏三直,其实就是前几天群臣逼宫的时候赵在盛怒之下宣布要搞的台直、谏直、皇城直。

也就是分别隶属于御史台,谏院,皇城司的武装力量,这是明面上的说法,但因为是官家直接命令由李宪做主,其实本质上换个词儿现代人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锦衣卫。

名义上,这还只是一个为了查三司亏空而临时成立的衙门,但这官场上都是人精,谁不知道这种临时衙门一旦不能及时裁撤,很容易就会成为定制呢?

明面上是台直查百官,谏直查皇亲国戚,因为北宋的特殊情况直接查皇亲国戚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调查军队,而皇城司是由太监和外戚进行管理的,职责是监督台谏两直。

自古以来,监察权这玩意行使着行使着,就都会变成行政权,明朝的东厂本心上也是监察锦衣卫的,监着监着,锦衣卫就成了东厂的走狗了。

这衙门是可以银台直谏的,更是不在两府管辖,直属于官家,这么好用的工具,官家真的会只是用来查贪污么?几乎一定会成为统御百官的工具的。

这不,就连王安石都打上了这个主意。

王娟苦笑:“我爹也认为,三直如果能够好好做,确实是也许可以成为变法很好的利刃,只是将此大事委于阉宦,却是连我爹都要上疏反对了,我爹认为,天底下真的有能力统御好三直的,再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

王小仙忍不住给他翻了一个百眼。

“你爹这是生怕我的名声还不够臭,将来的史书之上,抹黑我还是缺材料是么?我对身后名并不是一点都不看重的。”

明朝管过锦衣卫的有好人么?有好死的么?王小仙求的是为国而死,纪纲之流到底算不算是为国而死可不好说。

“这——可是如此大的权力,给了阉宦,我爹也害怕这权柄好放不好收,万一阉宦蒙蔽圣听,遮掩官家的耳目呢?况且宦官大多贪鄙,定会和地方上的贪官污吏蛇鼠一窝。”

“也不是争权,就是希望你能和官家说一说,你这人清正刚直,而且也得了官家信重,又有能力,难道不真的是这天底下最合适的人选么?”

“不是啊,当然不是,不是说清正刚直,就适合反贪的,这事儿哪那么容易,搞这个,要面对的是整个官僚系统的抵制和反扑,这里面雷很大的,一不小心就成马斯克了。”

“马斯克是谁?”

“没什么,一个小丑,政事堂是什么意见?恐怕他们连我也是不接受的。”

“是,政事堂举荐司马光和范纯仁来提举三直。”

王小仙想了想,笑着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甚至很有可能在一两年内,整个朝廷的政治斗争,恐怕都要围绕着这个三直来运行了,李宪怕是真不好睡觉的了,我暂时可没什么卷进来的想法。”

王小仙和王娟正说着话,王小虎却是又过来打扰他们:“哥,唐公来了,亲自来了要见你。”

“唐公也来找我?快,我亲自去迎接。”

“我,我陪你。”

这王娟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本来她想的是,“我走”的,鬼使神差的就说了这么一句。

说完,这小丫头的脸色就腾的一下红了起来,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王小仙在客厅见了唐介,王小蝶正笑着跟老头说话,老头似乎很喜欢王小蝶,笑得特别慈祥象个和蔼可亲的长辈,知道王小蝶在学医术,还并不如何避讳的伸出手来让王小蝶给他号脉诊断。

他本来就是要死的人了,纯当给王小蝶练手。

“唐公。”

王小仙上前施礼,而且十分郑重。

他本人对赵项的礼数都是从来不全的,但是面对面前的这位老者,却是从来不敢怠慢。

“介白啊。”

唐介看了王小仙身后的王娟一眼,也不知道他认不认识王娟,也许还以为这是王小仙的丫鬟之类的,也不在意,而是直接说起了正事道:

“我已经跟官家上奏,要尽快成行去河北巡查赈灾了,你也上奏一封,催一下官家,同时收拾收拾,不管官家是什么意思,两天之内咱们必须得走。”

“这么快?不是还要等三卫组建么?”

唐介摇头道:“不要等了,王安石那个鸟厮,竟向官家奏疏要你来提举三直,他这不是胡闹么,我听说你与他关系匪浅,你视其为长辈?”

“我妹小蝶,和他长子王雾,算是好事将近吧,一直在等他们家过斩衰。”

王小蝶在一旁脸色也是通红:“哥,你,你不要胡说八道,谁跟那人好事将近了?我还没想好呢,我现在,我,我现在不怎么想嫁人了。”

唐介闻言笑着对王小蝶道:“这等终身大事,还是要慎重的,小蝶姑娘这么优秀,一定得好好地挑选如意郎君才是,莫要便宜了那王家小子,姑娘老夫有一孙儿,年方二十,同样也是没有婚配,有机会的话我安排你们见见?”

王小蝶闻言脸色愈发的红了,也不知是羞还是恼,嗔怪道:“唐公,连你也笑我,我不理你们了,你们聊天,我,我也要去书院学习去了。”

说罢,这王小蝶连忙跑掉了。

她现在真有些不愿意嫁人了,不是不愿意嫁王雾,而是干脆就有点不愿意嫁人了,不确定嫁给王雾之后,王雾是不是还会支持她现在做的这些事情。

说白了,就是她对现在自己正在过的日子满意至极,有些害怕改变,这半年她和王雾分开,再加之前几天俩人还吵架闹分手,却是让她好好地思考了许多。

唐介又转过头对王小仙道:“王安石这人,忒也不地道了,哪有这般把后辈往火坑里推的长辈呢?这鸟人,我看他让你提举三直,可是没安什么好心。”

王小仙:

!“”

确定了,唐介一定不认识王娟。

那王娟本是鬼使神差的跟着王小仙一块见客,结果这王小仙都不等坐下呢,就听到来人对子骂父了,一时间本来就有点红的俏脸腾腾地变得更加红了许多。

换成别人,以她的脾气,说不得就撸骼膊挽袖子去干仗了。

但说这话的是唐介,这个以一己之力去三司查出几千万亏空的刚正长者,就连王小仙这么桀骜的人,在这唐界面前也会不自觉的规矩起来,更何况是她呢?

今天她要是敢跟唐介吵架,日后这事情传扬出去,对她爹绝对是有弊无利,甚至是会极大的影响她爹的清誉的。

却是只得低下头去,不敢让唐介注意到自己,却是不知怎的越想越委屈,偷偷地哭了起来,还不敢发出声音。

“唐公认为,王公是要拿我当刀使是吧,我明白的,但是王公也明白,他知道我这人是不介意被人拿着当刀使的,否则也不会这么上疏的。”

王小仙替王安石辩解了一下。

唐介点头:“原来如此,看来介白果真是谋国而不惜身的了,不过要我说,王介甫这人,还是有些过于刚忆了,而且目前来看三直的水很深,谁卷入其中,都是不免要焦头烂额的,介白你是应当治天下的大才,不要将精力放在那等阴司之事上。”

“官家让你跟我去河北,未尝不是为了躲开这东京的是是非非,政治旋涡,你本来跟那些阉宦们的关系就好,这个时候,赶紧躲,赶紧走,不要牵扯其中,那李宪要是有能力,能弄得好这个事情,固然是皆大欢喜。”

“他要是没能力,且让他放手折腾,折腾出个烂摊子,再说接手之事也不迟,介白你还年轻,这满朝文武,只有你是能陪官家走到老的,要惜身,留着有用的清白之身,你将来才能做更多的事,知道么?”

王小仙笑了笑,知道这是来自长辈的淳淳教悔,也并不和他争辩,而是微笑着点头称是。

他王小仙现在的名声都跟国贼差不多了,唐介这个跟他其实并不怎么熟的老人能跟他说这个,确实是全是爱护之情了。

“不过唐公,官家不是说,让咱们等三直初步创建,带着台直的人去河北么?”

唐介摇头道:“官家,还是太年轻了,他以为组建三直,那么容易么?他说建,就能建得起来?他只是学太祖,他还真以为他是太祖了么?这主意不是你出的吧?”

“额——这个么—他也是受了我的启发,我跟他提过,但那天官家突然下令组建三直,确实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

“别碰,这衙门在李宪搞砸之前,你千万别碰,你的政治经验还是浅,官家更是如此,他还是年轻,着急了一些,但是总之,咱们要真等这三直,等上大半年,也不见得能等出什么结果来。”

“与其如此,不如快刀斩乱麻,灾情如火,如何能够拖延呢?已经拖延很久了啊,而且我听说河北之地,并不太平,瓦桥关外,咱们宋军已经和辽军正式交手,河北之地,已经出了好几股的悍匪。”

“你现在就跟官家说,不要挑了,东京这边的三直衙门让李宪那个阉宦慢慢搞去,咱们,从羽林虎责之中随便带个百十来人,走就是了,你现在就去跟官家说,速走,速走,莫要牵扯这个旋涡,别听他王安石的,这事儿你现在躲得越远越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