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闪爵小说网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27章 要么杀王小仙,要么亡宋!

第127章 要么杀王小仙,要么亡宋!

第127章 要么杀王小仙,要么亡宋!

霜风肃杀,枯叶卷过御道石缝,天色灰蒙如铁,

早在曾公亮他们开始串联,出发过来不等跪过来的时候,赵就已经知道他们要逼宫的事了,

甚至对此也不是没有准备。

这本来就是可以预料得到的事。

因此群臣这边刚跪下没多大一会儿,宣德门的大门便缓缓地开了,李宪亲自开了门去,朝着这一众的官员躬身道:“曾相公,官家知道您诸位要逼宫,特命小人来接你们,请吧,官家说,要逼宫,咱们去垂拱殿逼去。”

说着,这李宪转身欲走。

哪知,曾公亮却是突然高声地喊道:“官家如今还知道何为垂拱么?李供奉,敢问官家是否愿意杀王小仙以正国本呢?”

“曾相公这就是明知故问了,王小官人乃是官家的肱骨之臣,又不是什么奸人,况且以王小仙现在在军中的威望,和这十万驻京禁军的混乱,真要是杀了王小官人,万一这十万驻京禁军哗变怎么办?曾相公莫非是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么?”

“曾相公,军户代表已经选出五十多人了,如今虽然时间还短,这军改却是也已经见了一定的成效,若是王小官人有失,则这五十多个军户代表必然会徨恐不安,若是这五十多个军户代表联合起来兵变,你说是他们兵变动摇国本,还是你们这些文官集体逼宫动摇国本呢?”

一句话,却是将曾公亮这个相公给问得哑口无言。

这其实也是一句实话,这李宪这么说话几乎就已经相当于是指着他们这些文官的鼻子在骂他们不识大体了。

一旁,元绛突然大喊了一声:“王小仙乱祖制,窃国帑,惑君心,此妖人分明应当焚尸于宣德门外,以正视听,军户叛乱,不就是因为他王小仙胡搞乱搞,才搞出来的么?

若无他,怎会有禁军兵谏,怎会将东京陷入危险之中,若是重蹈周覆汉事,该当如何?他王小仙,就是大宋的罪人,就是天下的罪人!!”

身后,刚入京其实也没几天,跟王小仙都还没来得及碰面的王安石不动声色地看了元绛一眼。

表面上看,这元绛是急于要和王小仙撇清关系,在当冲锋开路,实际上却是在帮王小仙的,也不知王小仙那个冒失的家伙能不能体量他的深意和苦衷。

元绛指的以周代汉,其实指的是郭威黄袍加身复灭后汉,整个过程和赵匡胤复灭后周是一模一样的,或者说赵匡胤本来就是学的郭威。

只是和以宋代周不同,郭威对军队的掌控力是远远不如赵匡胤的,他是河北将门出身,和河东将门的关系也很好,不象赵匡胤本人一直是开封将门了,从小是在洛阳和开封的禁军中长大的,手底下嫡系多一半都是开封人。

以至于郭威尽管确实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但却控制不住军队,其嫡系主力部队许多都是河北人和河东人,因此灭汉的时候禁军在东京是屠了城了的。

元绛这个时候提这个,其实重点没在改朝换代上,而是后边的禁军屠开封上的,这不就是在变相的提醒人:咱们要是真弄死王小仙,那这京城驻军可是真的有可能会兵变的啊,万一要是屠城了,可咋办啊?

这话一出,其实也是给东京的百姓说的,郭威屠城这个事儿东京的普通老百姓大多也都是知道的,事实上这本来就是大宋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之一么,大宋朝没少宣传这事儿来和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来做对比。

这么一宣传,如果事后真的有相关的流言语在市井中出现,那么哪怕是出于对屠城的恐惧,

也一定会向他们这些官僚系统传导压力。

王安石微不可查地叹息了一声。

他现在也在请杀王小仙,也不知道王小仙能不能挺得过这一关,如果能挺过去了,又会不会怨恨他呢?

实在也是因为他王介白搞得有点太出格,太乱来了。

官家也是,太年轻,太轻桃,王小仙跟官家的年纪差不多,对儿轻桃,这事儿办得他知道之后都后怕,这也确实是太乱来了,治国哪有这么治的?

虽然按他本心来说,肯定是不想要杀王小仙,这次的军改其实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但确实是太过于轻桃,若说将王小仙罢,贬斥出京,去某个偏远穷苦的县里千几年知县,沉淀沉淀再回来用,那他王安石双手赞成。

直接杀王小仙,这多少是有点没必要,太可惜了,王小仙性子虽然激进但才华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他不添加没办法啊,不想添加也得添加,不止是要添加,而且他还是司马光之后全京城第二个上奏疏请杀王小仙的。

全天下都知道王小仙是他的人,王小仙的锁厅考试都是他举荐的,他不请杀王小仙,那不就自绝于士大夫了么。

以后也别想在官僚体系之内干事了。

至于说司马光,这是王小仙现在的长吏,至少理论上是王小仙的顶头上司,此时却是宛如一块木头疙瘩一样的也在一旁跪着,没有任何的表示,就跟睡着了一样。

元绛这话其实也给了李宪话头,接过去后冷笑道:“你们一个个的口口声声说什么忠君爱国,

真要是忠君爱国,这个时候也说不出请斩王小仙这样的话了,哪怕真要杀王小仙,难道不应该暂时稳住他,暂时稳住这十万驻京禁军再说么?”

“至于说什么军队叛乱,军队什么时候叛乱了?是他们兵谏逼宫了么?打到这宣德门外了么?

三衙大帅被杀了么?

怎么就是军队叛乱了,不就是控制了一些生意么,都是官家姑父,舅父的产业,被抢的都没说什么,轮得着你们这般一惊一乍的么?让天下人都看看,到底是军队在叛变,还是谁在叛变啊,打到这宣德门外逼宫的到底是谁啊!”

一时间,群臣也都是颇为尴尬,这李宪也是赵登基之后才开始崭露头角的,赵对他的安排也不着急,现在的正式身份都还只是一个小黄门呢,还真没在这么大的场合出面过,自然也从没发现过,这人的口舌如此犀利,而且一下就抓住了问题的内核,弄得大家都好不尴尬。

“走吧,诸位官人,知道你们要逼宫,官家也让你们逼宫,去垂拱殿逼去吧,曾相公,家丑还不可外扬呢,别在这跪着了。”

闻言,曾公亮的脸色也是红了又红,难看的跟吃了屎一样,这李宪的嘴也着实是太毒了。

然而他们早就已经有了计划,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是臭不要脸了,当即却是继续高呼道:“请官家答应杀王小仙,吾等再进去与官家分说!”

居然连点理由都不找了。

以至于许多人都忍不住为其侧目,王安石则也是微微叹息,在心里吐槽道:【看来这曾相是真想走,是真不想干了啊,喷,曾相公若是罢点,这位置还能是谁了?总不会是我吧,喷,我也不想这时候当相公啊,谁能这时候替我挡一刀呢—

这货分明就是想让赵项罢他,而不是他自己辞职。

至于说为啥要在宣德门外逼宫。

那自然就是为了让全城的百姓都看见了。

家丑不可外扬,但他们现在干的就是为了要外扬家丑。

既可以给官家更大的政治压力,也可以败坏王小仙的名声,三来同时也给那些军户代表,那些驻京禁军的将士们一定的压力:别高兴的太早,军户代表的事儿还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呢。

再说垂拱殿外的空间也小,最多能跪二百来个官员,而且还不得不挤在一起,哪象这宣德门外,这地方是个大广场,他们可以找来一千多人齐刷刷的跪好,这多有气势。

李宪见这曾公亮如此直接,气得也是直喘粗气,冷哼道:“既然不肯进来,随你们,那你们就在外边跪着吧。”

说罢,李宪一甩袍袖走进了宫去,而后特意命令班直将宣德门给开开,彻底的大开,晚上也不关。

你们这帮玩意要是还愿意在外边跪,让全城百姓都看看,他们这到底是跪给谁看呢,逼宫逼宫,现在到底是官家不见百官,还是百官不见官家。

两方谁也不愿意妥协,这事情就成了一个消耗战,持久战。

宋朝的君权是远没有明朝的君权那么有压迫性的,北宋皇帝被称之为官家,这本来也是十分市井的一个说法,相比于唐朝称圣人,明朝称至尊,名号上就能看得出这权威的差异来。

以至于这些官员虽然是罢工,但是姿态却并不如何的低,虽然是跪着,但每个人都带了支踵,

坐在这玩意上睡觉都没问题,根本不存在跪坏膝盖的问题。

东京城的商人也是胆大包天,再加之这些个官员本身也不想装,就是在跟赵项这个官家在示威,以至于中午的时候,便有小商贩过来卖吃的,而这些官员居然也都是真买,真吃。

天子既然绕过了臣僚千出了这么大的事,如此的不尊重士大夫,那我们士大夫又为什么要尊重你这个天子呢?

与士大夫共天下,并不是一句气话的,北宋士大夫的政治地位和明清也是真不是一回事儿的。

经此一搞,其实已经在严重的动摇赵项的皇权合法性,甚至是当的皇权神圣性了。

而大宋的政治结构,也终于在这样如此齐心协力的逼宫之下彻底停摆了。

要知道,大宋自开国之日起就一直都是强干弱枝的,地方上的大事都需要京里解决,不夸张的说这样的停摆如果坚持的时间稍微长一些,整个大宋都要崩溃,甚至是分崩离析。

换言之,这些官员与其说是在逼宫,不如说就是在罢工。

反正这江山是你们赵家的,黄了看谁心疼呗。

姓赵的那么多,官家这个位置未必要你赵项去坐。

退一万步来说这天下就是换个人做,他们这些士大夫也依然还是士大夫,赵匡胤复灭后周之后,朝堂上的大臣依然还是那些大臣。

五代期间,五十年里换了六个半的政权,也不眈误人家极乐老人冯道入仕其中六个,伺候了十二位天子,累计做了二十年的宰相。

这些个士大夫,就是在用这种大不了改朝换代的方式去逼迫,威胁赵。

要么杀王小仙,要么,亡宋!

而且这个压力也并不只是给到赵,更是给他王小仙的。

但凡是个正常人,这么大的,整个官僚体系的敌意这么射过来的压力,都几乎不可能还扛得住的。

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就算赵这个官家能扛,你王小仙呢?你又真能扛得住这么大的压力么?

稍微正常一点,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也该立刻递交辞呈了,你要真是个忠臣,这时候也该主动站出来以解君忧了。

甚至胆子小一些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被吓死,所谓忧惧而亡了才对。

然而这些人恐怕是怎么也想不到,此时的王小仙,在家中却是居然还有闲心点茶,还有闲心看自家妹妹的热闹。

“来,小虎,喝茶,这可是贡品的龙凤茶团,这一小团要二十贯呢,喷喷。”

王小仙一边吃着橙子,一边将煮好的茶水倒给了王小虎喝。

“哥,你是真心大啊。”

“不是心大,而是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样的事情罢了,官家是个有点赌性的轻挑性子,目前看来,倒是还颇类太祖。”

“你就不怕官家扛不住压力,真放弃了你?”

“放弃就放弃吧,反正我视死如归,到时候官家一定会对我非常愧疚,这份愧疚转移到你身上,恭喜你,以后就一定能当大官了,只要你能稳稳的站定士大夫的立场,士大夫们一定会很欢迎你来做士大夫的。”

“恩——不过如果你要坚持走我的路,那就很难了,嗯,可以考虑进宫当宦官,一定也能成官家眼中的红人的,哈哈哈。”

王小仙开了一个并不怎么好笑的玩笑,遭来了王小虎好一顿白眼。

“可是大哥”

“好了,你瞅瞅你自己,愁眉苦脸的象什么样子?我都没急,你急什么?快看戏。”

说着,王小仙还指了指门口的方向。

门口,王雾和王小蝶两口子正在吵架。

“小蝶妹妹,你,你就让我进去吧,让我跟介白兄解释解释,你,你也不要这么绝情么,你这是又炖煮了什么,怎么这么香?好妹妹,我都馋你做的吃食了。”

“你给我起开,我不要你进来,你爹都要杀我哥了,你还想进来吃饭?你走,我不要见到你。”

“好妹妹,你听我解释啊,我爹也是有苦衷的。”

“我不听我不听。”

宋代本身也不是禁绝自由恋爱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王家尚在丧期,俩人的关系恐怕至少也得进展到问媒下聘的程度了,不过经此一事,倒是确实是出了一点危机。

王小仙却是看得很开,王安石是必须要上奏疏请杀王小仙的,他对此甚至是特别的理解,他自已比谁都清楚他搞的这一套对那些士大夫们的冲击有多大,王安石毕竟是个传统士大夫,这个时候是不得不表明自己心意的,他其实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千人大逼宫,其实又哪差他一个呢?

“王姑娘,王公子,有话好好说,好好说,不至于此,不至于此啊。”

陆佃在俩人中间当和事佬。

“你给我起开!”

王雾一见这陆佃就来气,他现在也是正屈的时候,一肚子的火气没处发呢。

他和王小蝶都半年没见了,也知道这半年多一直是这个陆佃住在王家,甚至也知道自己这个师弟,是个极其风流的性子。

此时真的是越看他越觉得不顺眼。

“王雾!你干什么?光天化日,你要调戏民女么?”

突兀的,一声大喝从不远处传来,一个看起来很有正义感的帅哥突然跳出来拦住。

王雾回头,一时更是咬牙切齿:“苏子瞻?有你什么事儿?我在跟我自家妹子说话,哪个调戏民女了?你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来人正是刚回京不久的苏轼。

“哪个是你妹子?你这人好不要脸,我才不认识你。”说着,这王小蝶还一把拽着陆佃的骼膊往屋里扯。

“陆师兄,咱们进屋,不理他。”

苏轼和王雾是纯粹的对头关系,王安石和他们苏家有私仇,这是世人皆知的事,他也当然不是看不出来这俩人似乎是一对正在闹别扭的小情侣。

不过么,凡是能给王雾添堵,能让王雾闹心的事,他都乐意做,看着王雾一脸吃大便一样的神色,比他自己吃肉都还要开心呢。

“你看,人家都说不认识你,你还要胡搅蛮缠么?你再要胡搅蛮缠,在下路见不平,可要动手了。”

“呸,哪个是什么外人?你难道就不是外人了?不是外人,难道你还是自己人了么?”

王雾一时气急,其实如果苏轼不来,他倒是也不介意好好地,再哄一哄王小蝶,但既然被苏轼看见了,那他就无论如何也拉不下这个脸了。

“好!你别后悔!”

说罢王雾了脚,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王小蝶对苏轼:“多谢这位大哥出手相助,要不要,进来喝一杯茶?”

“家里炖了东坡肉,这位大哥要不要进来尝一尝?不过我看你也是一个读书人,我可告诉你,

家兄王小仙,你还敢进来吃肉么?”

“王小仙?王介白?哈哈,王介白住在这里么?你是王介白的妹妹?,正欲结交而不得啊,王家妹子相请,这是固所愿,不敢求啊。”

说着,这苏轼却是也十分自来熟的还真就进来了,一点也不在意王小仙现在的名声和士大夫集体逼宫要逼死他的压力。

见王小仙和王小虎正在喝茶,抱拳一礼道:“在下苏轼,眉山人土,不知哪位是王介白王大官人?在下冒昧,特求一交。”

王小仙:“来来来,苏轼兄若是不介意我的名声臭,一同坐下饮茶,巧了,今日舍妹还真做了东坡肉,苏兄一定喜欢,能与苏兄结交,也算是一大快事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